下階段的農藥市場毫無疑問是創制型時代,農藥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,就要想辦法提高農藥創制能力,這就需要農藥企業找準農藥行業大勢,并且獨辟蹊徑,才能做大做長!
目前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,農村人口減少、勞動力老齡化、土地流轉速度加快,種植大戶、專業化合作社數量逐年增加。部分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相繼推出了“健康型”、“豐產型”、“病蟲全打型”等各種作物病蟲防治套裝,拓展營銷市場。
“植保套裝已成為市場營銷的主要模式,幾年前我就有制訂植保套裝的想法,但總覺得試驗示范的數據還不夠完整,2014年克勝集團與無為縣農技服務公司共建無為植保服務團隊。夏文明總經理從事農技推廣幾十年,對本地作物生長發育及病蟲發生規律比較了解,我們兩人經營理念一致,認為套裝不能就是單純幾種農藥的搭配,更不能借助套裝賣產品,重要的是要制訂貼近‘地氣’的套裝,用滿意的服務來贏得市場。今年水稻植保套裝共分4次用藥(不含防治螟蟲、稻縱卷葉螟藥劑),現在江淮地區持續高溫,二化螟一代殘留蟲量低,植保部門預測二代二化螟屬中等偏輕發生,這樣用戶在購買防治螟蟲藥劑時可酌情減量,用藥成本也隨之降低。”克勝集團安徽區域銷售經理顧正廣深有體會地說。
“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環境生態與氣候條件,病蟲害發生規律也不相同,這就要適時、合理、科學制訂貼近‘地氣’的植保套裝,我每個月有20天時間,巡回43家植保團隊門店和種田大戶指導他們用藥,逐步改變老百姓‘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’式的傳統植保,讓用戶省工節本,使防效明顯提升,確保達到提高作物產量、提升作物品質、增加種植收益。只在這樣,套裝服務才‘地道’,當地用戶才信賴,營銷市場才穩固。”安徽省無為縣農技服務公司經理夏文明感慨地說。